- #1032 [孟波], 22-12-01 10:00聲音聽起來都係Dynaudio d28/2靚聲D,冇辦法年代和級別相差太遠,不過從結構上看隻呼吸球落本好多。
- #1031 [hahayanyan], 22-12-01 00:55物理完整性應該係上面呼吸球好很多, 毫無疑問的
但係會唔會有啲人係鍾意下面嗰種.... 什麼聲音自然冇咁銳利比較浪漫....etc..
聲音的喜好真係很有趣的 - #1030 [孟波], 22-11-30 23:45今天發現了個日本網站好多資料,原來當時的SX-3隻高音的呼吸式振膜係有根據的。
-
- #1029 [孟波], 22-11-28 16:30雖然無法去証實,照字面形容這隻大口徑高音工作時,是會膨脹/收縮而產生球面波,有趣。
5cm 軟球頂形高音單元承載在中高音範圍內。
軟球頂振膜採用柔性圓頂形結構,實現了硬振膜無法實現的球面波形。此外,圓頂材料由均勻編織的織物製成,具有不妨礙膨脹和收縮的結構。
而且,通過使用富有柔軟性的橡膠類傾倒材料,獲得了不具有硬振動膜所具有的自然共鳴的特性。
高音揚聲器的前部裝有擴散器,只需輕輕一按即可將其卸下.
最後修改時間: 2022-11-28 16:34:33 - #1028 [孟波], 22-11-27 18:09隻大高音來自日本70s的SX-3,日本仔話係5cm但其實最多32mm,看曲線已估到會暗聲過dyna.
- #1027 [孟波], 22-11-27 18:04兩路喇叭用得大高音(口徑30mm以上半球),多數襯坐底8吋低音同分頻點可以低到1.8KHz至2kHz,呢對野用25mm高音行first order分音,可能係高音本身fo較高,有時大聲出女高音同鋼琴時,間中會出現拆聲,隻dyna d28/2就真係適合造first order, 同音源唔覺拆聲,隻大高音人聲較厚但超高又暗D,似乎中庸係配dyna.
- #1026 [孟波], 22-11-27 16:29haha兄:
今年的高音承受功率不大和價值高,有些廠家為了用家荷包著想加條fuse畀佢,低音就較少見,呢類保護電路最全面係早期B&W使用的APOC,太大輸入就cut開連低音都保護埋,但無可避免會影響音質,近代喇叭已經少呢類保護。
但cheap細喇叭仔如bose 101,JBL control 1之類,分音器裡面整呢個燈胆作用就好大,否則多多唔夠換,現在我mon住輸入唔過2W來聽,相信去到10W到冇問題的,不過5吋低音無謂開大聲谷佢啦。
換上Dynaudio D28/2高音作比較,原設計分音並聯多一組RC零件,cut咗會好易拆同利,dyna高音呢便冇落又唔覺易拆,但好似冇原庄那邊咁清,聽耐D先改零數值。 - #1025 [hahayanyan], 22-11-27 15:24波前輩
不知是否印象 or truth , 感覺現在的喇叭大部分都沒有這些保護fuse.. Etc..
某個年代80年代.. For example, 都有很多喇叭 有這類型的保護
你嘅見解為什麼 有這種 added 保護的需要呢?
現代的喇叭是否真的和我印像一樣大部分都沒有這種保護?
Wonder..
Thx..
Haha
最後修改時間: 2022-11-27 15:25:18 - #1024 [孟波], 22-11-27 14:30今天証實,用作限制輸入和保護低音單元的燈泡和支電阻,by pass後對喇叭起碼靚多30%。
- #1023 [孟波], 22-11-27 14:26以5吋口徑單元來說,它的低音表現算是超出預期的,買返來原打算做project,然而開聲後又幾好聲,音樂感好好,令我好奇它的單元和分音器是什麼設計。
一打開,原來係一階first order分音,唔怪得音場和自然度又幾好,然而分音器那燈泡…… - #1022 [孟波], 22-11-27 14:14clements號稱專利的compassion line,和transmission line又不太相似。
一是管道冇咁長,二是有一邊管壁是由吸音棉的斜面構成,管道截面積不太準確。 - #1021 [孟波], 22-11-27 14:08除了低音負載設計是和clements little d一樣之外,箱體細節和高音單元又唔一樣。
- #1020 [孟波], 22-11-27 13:54之前幫朋友放對ATC SCM-10仔,本來收藏埋佢也無妨,不過以(玩)味來說,這對身價平好多的加拿大喇叭仔,更令我著迷。
- #1019 [hahayanyan], 22-11-19 18:10Hifi... 是很有趣的
真係有點驚喜that sony can handle that speaker...
唔知又點知呢.. 試咗有冇損失
Happy time... Happy toy..
Haha - #1018 [孟波], 22-11-19 14:23haha兄你過獎了,我同你都係喜歡令自己進步性格,人生態度積極啦。
TA-N902還有一個考驗,拿去推恆壓式低音的Eggleston Andra,同好多數用巨無霸石機招呼這(石頭)喇叭,估唔到Sony推得有板有眼,連低音都造到豐滿有力,好滿足。
你說中了,日立綫材今日看是平,靚,正,我正想說第一代LC-OFC綠綫無論插頭拔插感覺,易於使用都是一流和可靠,聲音就是正經合理不誇張,耐聽準確。
最後修改時間: 2022-11-19 14:29:50 - #1017 [hahayanyan], 22-11-19 11:43Ball sir
Feel 你是在某方便戰鬥力很強的人
還有這個 鬥志在職場..
還有這 熱情 在興趣之上
真的是有福的性格 特質
似乎是一個令到往後的人生活更舒暢更快樂的項目
真係有意思, 有冇多過一個月嘅清閒時間?
玩多啲
Haha
你的經驗告訴我們
. 高純度的copper is good enough..
Hitachi cable?
Everything can be better at a cost of time, effort or money...
Good enough and dependable is ok for interconnection
Haha
最後修改時間: 2022-11-19 11:48:58 - #1016 [孟波], 22-11-19 11:30haha兄:
唔係盛情難卻,邊有咁筍。係我過五關斬六將先拿下的一份工作,剛好做完退休。在退休前為提升香港的經濟價值項目出一分力,是我的榮耀。
綫材我自己今天只用日本高純度綫,但已經不執著,有時明知换某綫可能會更好聽,就手就試,要揾要搬機就位就唔制。
回想30多年前兩對綫在CD和前後級之間來回交換,又比較方向下又拔又插玩成晚,真的回塘了。 - #1015 [hahayanyan], 22-11-19 11:03Ball sir
似乎是盛情難卻高pay邀請的新任務吧,happy new job, and happy new toys
Haha
比較少聽你對interconnection 的選擇, 這麼不同的配合pre amp power, power amp, 都應該有一些體會我們可以 被啟發一下
Thx
Haha - #1014 [孟波], 22-11-19 10:24sony 和marantz之間高下未分,又多了部美國新一代電路的son of ampzilla 2000來攪局,用美式風味衝擊兩部東洋amp,有趣的是三部amp都不屬自己範疇內的傳統設計,真的要在返新工前玩透它們,否則冇咁多時間花在音響上了。
- #1013 [孟波], 22-11-16 22:29睇返綫路圖平衡輸入hot/cold各經粒4.64k電阻使和RCA輸入有相同音量,即係大聲唔關用XLR輸入事,冇大了6dB。
- 下一頁 (2 of 53)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