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黃思璁], 25-03-25 19:46勁抽:)
- #24 [長長影子], 25-03-24 00:35測試吓啲 DIY 吸、擴板嘅反射做比較。
- #23 [長長影子], 25-03-23 15:59定期檢查針壓。
-
- #22 [黃思璁], 25-03-21 14:31使用手機程式測轉速,其實是10分方便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21 [童虎], 25-03-14 23:25自己只是用iPhone App去測量唱盤的轉速,以作參考。
- #20 [黃思璁], 25-03-14 08:23其中一個快速測試轉速準確度的工具
- #19 [黃思璁], 25-03-14 08:21部分測試LP
- #18 [fotheringay], 25-03-13 20:19Occasionally I would still use this old testing record when I still had my hearing ability.
For now, nothing matters at all!
Does any one still use them?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3-13 20:25:14 - #17 [長長影子], 25-03-13 16:57測試訊號碟。
- #16 [info2k], 25-03-13 14:27#13 同意,利用測試碟作動態觀察,最好帶不同轉速及廠商。
- #15 [長長影子], 25-03-13 14:01頻率抖動變化。
- #14 [info2k], 25-03-13 13:52#12 厲害!仲有這類測量儀器,個人多年前已轉用 apps 。
- #13 [長長影子], 25-03-13 13:48我發現落針前/後轉盤轉速會有分別,我會播訊號測試碟 3 kHz 嘅輸出訊號頻率飄移嘅時間變化作為參考去 check 轉速變化,有啲轉盤可以從頻率上、下抖動嘅變化睇到電子控速介入嘅週期。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3-13 13:50:57 - #12 [黃思璁], 25-03-13 13:29就算有電子控速,也唔代表轉速能夠長時間保持穩定
- #11 [黃思璁], 25-03-13 13:12黑膠唱盤測試軟件同工具,通常都不會單單使用一個方法,我會用幾個唔同的方法cross check….. 對比一下
- #10 [長長影子], 25-03-13 11:41如果有新黑膠要做錄 file,我都會先 check 吓轉盤水平、氣泵氣壓同埋唱頭曲線有冇變化,有時都需要要微調返少少唱頭嘅修正曲線。 至於空間如果有大變動,例如有較大面積嘅家具位置改變或者加裝 basstrap 及其他聲音處理,我都會花時間度吓對喇叭、空間,多數都要重新調 DSP 修正參數甚至需要改動 basstrap、擴散板嘅位置。 而我亦會揀幾首常聽嘅音樂嚟錄音記錄改變帶嚟嘅影響。
- #9 [童虎], 25-03-13 11:13同意呀!經常播放就是最好的檢查,我最少一個月,也開一次機。
- #8 [koalaau], 25-03-12 22:50經常播放就是最好的檢查了。
- #7 [童虎], 25-03-12 22:08這個話題頗有趣,每一個發燒友都有自己嘅習慣,自己都有留意器材嘅健康狀態,每次開機後,都會仔細地聽一次有冇問題,例如:雜音,有沒有失真。但係,就唔會刻意去用儀器,例如:他錶,去檢查器材,待發現問題才處理。一般情況下,只係,久不會check吓唱盤的轉速是否準確?或者,check吓後級大膽的偏壓。
- #6 [伊雲士], 25-03-12 18:41我都係覺唔对路 聲有問題先check
唔會C忽行得閒去搞吓佢
太多机了 - 下一頁 (1 of 2)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