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道], 25-05-21 14:26時時話用原裝母帶'但做法又好似神神袐祕'真的希望唱片公司可以正正常常地做復刻'勿再胡亂做所謂remaster '出來變咗CD聲
- #2 [Thanatos], 25-05-21 15:551. 母帶會變舊,磁粉會剝落 (沒有一個儲存體是永久的)
2. 器材差異(以前用全套真空管全模擬,依家用原子粒再加啲數碼去remaster)
3. 工程師多手,又搞混音又搞EQ扮高清,畫虎不成反類犬 - #3 [中道], 25-05-21 15:58同意Thanatos師兄所言
-
- #4 [Kenny], 25-05-21 17:24請問有邊隻唱片復刻版差過原版?係邊方面唔得?係邊度做㗎?
宜家啲母帶全部數碼。磁帶保存唔到咁耐。
母帶係素顏,通常有後期製作加姿色加味精,唔岩口味?
新嘅材料厚啲,耐熱耐磨啲,冇咁容易吸麈,所以靜啲清啲深啲大聲啲。似數碼聲。
吹水唔好介意。 - #5 [rickkklam1], 25-05-21 17:29我唔會買香港出的新黑膠
- #6 [Kenny], 25-05-21 17:54香港代表作有 審死官,帝女花。
其他唔知。 - #7 [七仔], 25-06-02 17:19復刻通常是 3. 工程師多手,越搞越衰聲,衰聲無分國藉。
最好聲的是審死官,母帶直出,不搞是最好的。 - #8 [Hifi-bowling], 25-06-02 18:03我盒仲末開 !
- #9 [中道], 25-06-03 12:55同意七仔兄所言'母帶直出(若真有開卷母帶的話)'直出刻碟最正'勿多手用EQ又轉數碼又tune '其實外國碟都出現這情況'總之而家的所謂復刻碟'同舊版比普遍少了餘?'尤其人聲更甚'因小弟中很多次招'有感而發'望各位見諒
- #10 [七仔], 25-06-03 16:09鬥牛場,兩個原版一個復刻。
葛蘭,一個原版一個復刻。
結果相同,復刻都是給EQ搞死的,買過就不再買復刻。復刻唯一的好處是不用食炒價,沒有第二個優點了。很不明白,為什麼復刻時個個都多手。黑膠還是舊版最自然。 - #11 [ikikik], 25-06-03 16:43我買過日本版的母帶數碼直刻,用母帶經dsd製成數碼母帶,直接用數碼功率收大器驅動金屬刻母盤机製成母盤印碟,好靚聲,噪音很低!
- #12 [中道], 25-06-03 18:46同意'若母帶靚而又製作認真'復刻都可以做得靚'而小弟亦想提吓最近買入永恆復刻茫茫路黑膠'小弟曾比較過原版'復刻版做得很好'個人認為是認真的製作
- #13 [mark1 ], 25-06-04 13:04以前年代嘅磁帶,尤其係廣東歌,有幾多可以保存良好,好多應該已經數碼化保存,如果搵得返嗰餅原裝磁帶壓碟,有時未必係唱片公司想左調右調,可能係要進行母帶修復,母帶處理,否則可能出唔到街
- #14 [中道], 25-06-04 18:44小弟同意mark1兄見解,而我只是希望製作者們嚴?處理母帶'勿為出黑膠而出黑膠'將聲音「處理」至如CD '甚至差過的情況'而小弟亦了解開卷母帶難保存'但也希望製作者用心復修'否則只是打著180 G '乜乜先進科技制作口號'結果可能徒勞無功'事實上'例如德國DG近年的復刻古典不少便比原版聲效更佳'而由數碼錄音製作的telarc,Decca早期黑膠'聲音亦理想'一様出到靚黑膠聲(無論用模擬或數碼母帶)'由於近年新黑膠售價每每三'四百元一張'所以我倒希望能多些買到合理價格而質素理想的黑膠'總之再三謝謝各位師兄留言
- #15 [mark1 ], 25-06-04 21:43小弟覺得好視乎母帶狀態,磁帶每播放一次,就會有損耗,當年嗰餅母帶要製作卡帶、CD或黑膠,都唔知播過幾多次,狀態會有幾好? 所以通常都要再做母帶後期處理,即係大家所講嘅胡亂做所謂remaster,而且唱片公司都好少會用原裝母帶,通常都係用數碼檔母帶。。。。
“母帶” 兩只字果然吸引,今年曾經親自問過一間香港大唱片公司,他們回覆母帶做CD費用好貴同埋依家都好少用母帶做碟(對方答母帶再攞出去做碟,要再焗及甩磁粉及師傅要再攪~呢句我當然唔明),他們話當年已經將母帶轉晒做數碼檔保存,依家做碟主要都係用數碼檔做。禁我當然唔知其它唱片公司係咪仲有用母帶,只不過我感覺一個母帶經歷幾十年歲月仲係咪當年果回事姐。邊間唱片公司無謂講,因為我唔知其它唱片公司係咪一樣主要用數碼檔做碟,如果係只公開呢間唱片公司會對呢間唔公平。
https://post76.hk/thread-250379-6-1.html - #16 [七仔], 25-06-05 13:39母帶轉了數碼檔,就請唱片公司直出不要多手搞 EQ 了。
曾經有朋友送我一隻在錄音室現場的數碼檔錄音 CD,成班人彈彈唱唱,偶然拍手開玩笑,錄音靚到市面上不會買到。從此就沒有勉強去追什麼錄音,最好的錄音不會拿出來賣給你。起碼經過 mastering 會遷就耳機和跑馬收音機,大眾都可以聽到成隻歌,不能只為極少數的 hifi 友服務。 - #17 [CS168], 25-06-08 11:57
禾都買過幾隻 " 大粒墨 '' 吹喇叭,
仲要係 SACD , 啲聲衰到茅朋友,
又砂啞又暗淡,送埋炒豆大大碟。
原汁原味呀!!唔知以為用隻佔完煲底舊 LP 灌錄,
或者係禾唔夠品味定唔夠老 ^^"" - #18 [cornercube], 25-06-08 13:28>>#17.....
--------------------------------
講開又講
廿年前 都買過1隻 國語舊歌CD,
邊間出品 唔記得, 因早已經放入垃圾桶.
睇見 隻低音喇叭個紙盤 不時彈出 彈入,
又約 每兩秒 送炒豆聲.
9X9係用左隻 炒魷&刮花 黑膠 做source...
最後修改時間: 2025-06-08 13:29:14 - #19 [V.C], 25-06-08 14:43可能宜家工作人員用耳機鑑聽調聲,因此成品音質古怪。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