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disonaudio], 12-03-26 21:25
- #2 [edisonaudio], 12-03-26 21:29轉發DD66000 玩家 劉先生的感受 解開神秘的JBL 最新旗艦實力(深不可測)
記得那是兩年前的事了,ROCKPORT ANTARES(天蠍星)和她的小弟MIRA GRAND分別 在家中做了最後完美的謝幕演出,紛紛投奔了她們新的主人,而我一人傻傻的坐在突然間空空 蕩蕩的聽間室中,心中回顧著昔日那些曾為她們提供每一個美妙音符的CD和LP系統 MARK 31.5+30.6 BUIMSTER 069 DCS SCARLATTI KRELL EVOLTION 505 CHORD RED REFERENCE MK2 SME 20+SME V+BENZ LP+AESTHETIX PHEA CLEARAUDIO MASTER REFERENCE+MASTER TQ-1+BENZ LP+FM122 還有為了她們出過不知道多少力的前後級 MARK 32 AUDIO M8 MARK 33H FM 611X FM 711 MBL 9011*2 BOULDER 2050 VIOLA BRAVO TWO BOX 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 MONO HALCRO DM 88。。。。。。。。。。。 酸酸的感覺湧上心頭,心中自我安慰的說了句“我盡力了!。。。。。。再見!” 沒有音樂的生活讓我六神無主,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尋覓下一個目標上。生活的一 大樂趣就是不斷的挑戰,發燒也一樣,總有新鮮玩意等著我去挑戰她,這也正是發燒的最大樂 趣! 目標最終鎖定了JBL PROJECT EVEREST DD66000。首先,號角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玩 意,從未在家中玩過號角揚聲器。其次,JBL 有著悠久的號角揚聲器制造曆史,再加上當時 66000在頂級揚聲器中當屬頭號明星人物。還有曾與JBL9500 9800SE的幾次短暫接觸,心中對 這對60周年紀念版揚聲器產生了無限的美妙幻想。。。。。。。。就是她了!訂! 經過一個多月的苦苦等待,終於等到與她見面了(之前根本沒見過,更別說聽了),好大 的包裝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費了一翻力氣終於將她請進了聽音室。當我輕輕為她“脫掉最後 那件貼身內衣”時,她那美妙的曲線,光滑的肌膚終於完全呈現在我的面前,禁不住說了句“真 的好漂亮!”就在這時,突然旁邊傳來一句“這是什麼東西?!是空調嗎?”(搬運工人的原話!。 。。我無語!)。接下來安裝與調整位置是我玩過的大家夥裏最輕松的是我對她的第二印象 (前期功課做的足是關健!呵呵!網上下的說明書我早已背的滾瓜爛熟了!就等實際操作 啦!) 期待,幻想已久的聲音終於要漂灑在我的家中了!我點上一支煙,平靜了一下迫切的心情, 故作鎮定的挑了一張《Fairy Tales》,調整好自己的坐姿,激動,急切而又忐忑的按 下了 PLAY 。。。。 See her as she flies ,Golden sails across the sky。。。。。。。 當RADKA TONEFF的歌聲從66000中傳出的那一瞬間,我早已聽慣聽熟的噪音竟然變的前所未 有的清麗脫俗、一塵不染。無論是人聲或伴奏的鋼琴都像是活在天上童話故事中般純潔......, 四周的氣氛變得異常寧靜!Radka那纏綿動人、沾糖裹蜜的歌聲,徹頭徹尾流露出幾許淡淡的 憂愁,在晶瑩剔透、和諧豐滿的琴音背後,隱匿著的是一份渾然天成的音樂感染力,聽的我不 由暗自神傷、泫然欲泣.....色不迷人人自迷,頂極的錄音效果,赤裸裸的呈現在我眼前,真實 到無以複加.....!帶著有點激動的心情又換上一張<鼓動心弦>來試試四只十五寸有多大能 耐!(其實一直擔心我的聽音室受不了!)首先,低頻的速度很快!很准!很沉,氣勢磅礴! 最擔心的量感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多!(新單元的緣故!小半年後翻臉了!變的很可怕!)低 頻分析力很高,線條非常清晰!彈性很好!(其實新開聲的低頻已經贏過之前用過的所有揚聲 器!)....... 66000給了我一個非常不錯的開場!配合她的是 MARK31.5+30.6 MARK32+HALCIO DM88 算是比較中性的一套系統,沒過多的個性色彩,為的就是讓66000的個性完全表露出來!初試 啼聲後對她有了初步了解,總結為: 一、沒有很濃的號角聲,聲音不是很濃密的那種; 二、解析力非常高,每一個細小的音符都很清晰的呈現在面前; 三、拜頭頂那只超高音之勞,聲場營造的非常寬廣,空氣感出奇的棒; 四、高頻算不上甜美那類,完全走真實路線,(剛開聲有一絲生硬 ,略微有點偏亮,至到四五個月後方才完全煲練成熟); 五、中頻密度很高但不會鈍,也不會膩,聽蔡琴之類的人聲足以讓你體內器官產生共振, 那種感覺新開聲就能讓你感覺到!很爽的! 六、低頻快!准!沉!很有彈性,線條清晰,量感不算太多!(很難煲啊!半年後我才知 道!開聲時她最多也就發揮了一半功力!待完全進入狀態後,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七、全頻段銜接的天衣無縫,沒有一點破綻,這與她的分頻設計密不可分!原廠說是三分 頻!在我看來叫二點五分頻更合適!超高音負責20KHz以上頻率,准確的說那只大號角就是中 高音同軸單元,負責20K至700Hz的頻率!(快趕上有些小書架箱的全頻了!)下面兩只十五 寸需要用家自己調整設置!聲場內側的那只要設為700至150Hz的中低至低音,聲場外側的那 只則負責150Hz以下的超低音!所以主要的頻段都由一只大號角和一只十五寸負責,因此我覺 得更象二點五分頻; 八、音染極少,是我聽過最真實的一對揚聲器!現場量超棒!由其聽薩克斯風!那兩只號 角完全就變成了薩號斯號角!太牛了! 在66000的陪伴下,半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所做的只有聽。。。調整,擺位,再聽。 。。再調整,擺位。聽著她的聲音一天天的漸入佳境,我對她的迷戀也越來越深。在這半年當 中,我沒有對器材做任何調整,為的只是讓她的每一個單元都完全煲練開來,進入最佳狀態。 與之配合的一直是 MARK 31.5 +30.6 SME 20+SME V+BENZ LP+AESTHETIX PHEA MARK 32 + HALCRO DM 88 在這套沒有太多音染和個性的系統搭配下,66000的表現比剛開聲時有著質的飛越。總結 為: 一,她把號角的優點越來越多的體現出來,真實,自然,不做作,聲音的質感非常吸收 我; 二,全頻的解晰力非常之高,再大再爆棚的場面表現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渾濁,每一個微 小的細節都不會放過,全都呈現在你面前; 三,聲場變的比房間大了!!深度變深了我還能理解,寬度變寬了我真的匪夷所思,她是 如何做到的?空間竟然擴張了!!! 四,高頻剛開聲時帶有的一絲生硬 ,小許的明亮感也漸漸消失了,變的自然,淳樸,真 實,不造作; 五,號角中音所獨有的質感也越來越體現的淋漓盡致,密度進一步提高的同時還增添少許 松弛,越聽越舒服; 六,變化最大的當屬低頻,四只十五寸在經過半年的磨合後,量感有了很大提高,速度依 然不慢,下潛的更深,更沉而且更有彈性!大口徑的優點也體現了出來,松軟但不拖遝,深沉 而不失細節,氣勢磅礴且線條清晰; 七,全頻銜接行雲流水,每一個頻段都表現的都很完美; 聽著她一點一滴的漸入佳境,我挑戰她極限的欲望也一點一滴的膨脹開來!這顆“騷動”的 心終於按捺不住了,是時候行動了!目標首先鎖定在音源上! 這套MARKLEVINSON 31.5 + 30.6曾經紅及一時的天皇級數碼組合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慢 慢淡出了江湖,不再受到那麼多粉絲的追捧!尋覓一款時下最新的數碼系統成了我的頭等大 事!BUIMSTER 069 ,DCS SCARLATTI ,KRELL EVOLTION 505,CHORD RED REFERENCE MK2 ,JIDAS JD-1 MK II + BOULDER 2020 ,WADIA 931 921等一時之選統統列入我的名單! 首先想試試兩款一體機的實力,先後購入CHORD RED REFERENCE MK2 和 KRELL EVOLTION 505。結果和我預想的完全吻合,一體機就是一體機,要贏過老MARK這套組合看 來對“他們這等小年青”還是有難度的。在此就不過多的用文字來描述了,兩臺機器加起來一共 服役了不到三個月就匆匆離開了我家!看來不來點重量級的狠貨是不行的,因此目標鎖定在了 BUIMSTER 069 和 DCS SCARLATTI 這兩款當下最新最有代表的頂級系統上!。。。。。。。 。 經過一翻研究,認為BUIMSTER 069的特性會比較有優勢,決定用它為整個系統帶來一絲 華麗感!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下了訂單! 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接到了貨運公司的提貨電話,非常興奮的親自將它提了回來。。。。。 真的好漂亮!!做工決對是我見過最棒的,用料超猛,個頭與重量已經失調了,遠比我想像的 要重的多!!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安置好!再說它的遙控器!一樣用料很猛,做工精細, 同樣是純鋼打造,只是手感不好,太寬了,也許設計師的手大吧,反正我用的時候要用兩只手 一起上才覺得踏實!按鍵安排的也不太順手!!(呵呵,個人小意見哈!) 終於可以開聲了,同樣開聲用《Fairy Tales》,調整好自己的坐姿,按下了 PLAY 。。。。 See her as she flies ,Golden sails across the sky。。。。。。。 歌聲在非常寧靜的背景中 緩緩響起,RADKA TONEFF天籟般的噪音比以前更光滑了,線條變的很纖細,鋼琴多了一絲華 麗的泛音卻少了一絲質感!!音色是華麗了,但聽起來有點明快!。。。。再來《MOON RIVER》,電結他在左,木結他在右,鋼琴在後,人聲的口型浮在中間偏後。聲場定位營造的 非常好,甚至有點誇張!可是每一音像的比例都被縮小了一圈!不同的樂器質感都有少許的退 步,但是女聲溫柔的關愛感情卻表現的非常到位!再換《機遇》,喲!!!蔡琴年輕啦!她的 歌聲何時有過這等甜嫩?中音至中低音部份少了些許的密度。又換上莫索斯基的《畫展》,聽 爛了的《荒山之夜》在宏大的氣勢表現上讓我不得不大失所望!不對呀!!!!再上《豉動心 弦》和《OH!CELLO》,依然如故的沒了氣勢!下潛跑哪兒去了!!!中低至低頻全然不知輸 了 老MARK 幾條街啊!來捧場的燒友玩笑的說!“壞了!66000變6600了!呵呵”。。。。。。。 。。。。。。。。。 又是一段很難熬的時間,煲練一翻後下盤有了明顯的進步!中頻也多了一份質感!(但仍 不及老MARK)可高頻也有了“明顯的進步”(66000剛開聲的那點偏亮的高音又回來了!)總體 來說,069是好東西,它的個性很強!音色偏暖,很陽光,整體音樂的密度表現稍遜!聲場營 造力很強,空氣感超棒,上盤的表現欲極強!華麗動人。但中下盤走明快路線,不追求極低頻 的過多表現,在大場面的表現上缺少了力拔山河的宏偉氣勢。全頻連貫極其順滑且色彩絢麗, 整體線條非常清晰流暢。。。。。 但看來66000與069是有緣無份啊!66000太敏感了,對系統中一絲一毫的變化都巨細無遺 的反應了出來,前端器材若不是同路人,硬要放在一起,最後的結果就是都沒了自我!二者的 優點都發輝不出來!又一幕悲劇發生了!我又一次付出的“血“的代價啊!!!!!!。(其實當 初下單時心裏不是太有譜,幾乎從未見過 BUIMSTER 與 JBL 聯袂表演,懷著總要有第一個人 吃螃蟹的“偉大精神”放膽去嘗鮮,結果069這只螃蟹我是吃了,味道很鮮美!!可是腸胃受不 了!!最終。。拉肚子了!!!!呵呵! 難道66000的口味這麼刁?非MARK不吃了?!!一連換了三臺時下很叫座的數碼系統一個 都未能與她相處融洽!我心不死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豁出去了!把最後也是最貴的一個弄 回來再試試!與商家費盡口舌的一翻廝殺!終於勉強的要到了一個還算滿意的價格,將號稱數 碼一哥的 DCS SCARLATTI SYSTEM 三件頭訂了下來! 經過一翻苦等,終於在半個月後與它們哥仨見面了!好大的陣勢,三大件!但重量卻不及 069的那兩件。還算容易,就將這哥仨貢在了聽音室。有 BUIMSTER 069 在一旁做對比,DCS SCARLATTI的做工只能算勉強合格吧,德國人的工藝實在是頂尖水平,(這前用過的 MBL 也 出自德國人之手,兩者都算是藝術收藏級的做工)相比之下,英國人在這方面真的還是有差距 啊(尤其之前用過的AUDIONOTE M8,那身價和外觀實在讓我無法接受!!本人自認發燒境界 未達到只聞其聲好,不顧其面差的地步!視覺上的享受對我而言也很重要!(因此最近想給 66000換個顏色!呵呵!)言歸正傳!用一並訂來的一條銀彩 1394 和 兩條時鐘線將三件頭接 為一體,再將其與 MARK 31.5+30.6 一並同時接去到 MARK 32 前級的兩組輸入,以便比對測 試時的方便快捷及准確的判斷。在此特別推薦給各位燒友這個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對比測試 方法。首先找兩張一模一樣的碟片(其實越多越好哈,但都要雙份噢!)將兩張碟片分別放入 兩個轉盤,讓它們分別在兩臺數碼系統中開始播放,這時首先將前級音量調整到合適大小,再 切換兩組輸入信號,邊聽邊調整兩組輸入信號的增益或衰減,目的只有一個,在前級音量不變 的情況下,讓兩組輸入信號重播時的音壓完全相同!(因為各個品牌解碼器的輸出電壓都不相 同,不調整到一致在後面的對比測試中會讓你的聽感不准確!!)一切就續後,分別用兩臺機 器的遙控同時按下 PLAY,這樣在測試對比的時候只需用前級的遙控器來切換兩組輸入即可在 不到一秒的時間內立即由DCS轉換成MARK!誰好誰壞!立見分曉!很殘酷!!但我認為非常 准確!!我在換器材的時候一直是采用這個方法的(之前BUIMSTER與MARK也是這樣對比測 試的)我相信一定也有燒友這樣做過!!呵呵!。。。。。。。。。 終於一切就續了!先設定前級為DCS,開聲!!還是先用那張比較輕柔的《Fairy Tales》唱 響第一首,RADKA TONEFF的歌聲又一次從66000中傳出,那是一種無法在其它器材上能聽到 的高解像力,以及不受動搖的音像定位和空氣感,這讓我不禁自問這真的是CD的龐大信息量 嗎?而且一切都不顯的多餘!仿佛一伸手就能觸摸到RADKA TONEFF一般的逼真臨場感!這不 得不讓我感歎!DCS的解碼技術與VRDS-NEO機械系統的配合竟有如此高的完成度。鋼琴的琴 音聲聲晶瑩,非常通透,但整體音像及規模感比MARK略小,密度也不及MARK那麼濃密!再 來那張《MOON RIVER》,各個樂器的位置清晰可見,曆曆在目,切換MARK後所有樂器都瞬 間加大了形體,且多了一絲暖意!《鼓動心弦》的最後那段萬鼓齊鳴,DCS所表現的有條有 理,不急不燥,鼓皮的每一個抖動都表現的極有韻味,只是氣勢上要稍遜與MARK,下潛二者 相仿,打了個平手,再來張金滿指揮的《馬勒一號交響曲》SACD版,聲音可以說是嚴格的範 本音,每一個細小部份都讓我由聽覺中仿佛獲得視覺一樣的逼真感受!轉為MARK後信息量明 顯有所減少,但聽起來倒也真實自然!。。。。。。。。。。 總體來說,這套DCS完成度極高,靠著VRDS-NEO的功力,將CD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毫無保 留的剖析出來,再靠DCS的獨門絕技進行數模轉換後,再加上後方的主時鐘為其提供的絕佳保 障,所表現出的超高解晰力真的是無人能及!特別是直接音與間接音的對比感非常優秀,那種 音像的立體感與絕妙的深度讓我很是喜歡。只是整體的質感表現比起MARK略微欠佳!動態及 氣勢上也小輸幾分! MARK自然淳樸,不造作,全頻密度高;動態大!很有內涵的一種聲音!讓人久聽不厭; DCS憑著壓倒性的超大信息量為基礎,勾畫出細膩而嚴謹的音樂畫面,且具有很高的音樂滲透 力給人細細品味的充實感。整體音色中性偏冷,動態,氣勢算不上強橫,霸氣,多少代有一絲 絲專業的味道! 接下來頭痛的問題很現實的擺在我的面前!魚與熊掌!。。。。。。。。。。。。。。。 。。 接下來的那段日子!新老數碼三巨頭和SME模擬系統在我的家中輪流上陣!各顯其能!我 倒也欣賞的有滋有味!很是開心!滿足!我那顆"騷動"的心也慢慢趨於平靜!。。。。。 那知好景不長!一日接到一位好友(也是商家)電話!說有套超重量級的前後級問我有沒 有興趣一試!我按耐住激動的心情!故做鎮靜的說讓我考慮考慮!(其實掛了電話馬上上網去 查看資料!那知連網上也只有寥寥無幾的幾段簡單的參數數據而已!根本沒有詳細的文章介紹 及聽感!)經過一段漫長的磋商!最終決定將他拿下!以緣其夢!說實話這套前後級我自從第 一次看到就備加喜愛!他就是。。。。。。。。。 「KRELL EVOLITION ONE+TWO」這套八件頭的超弩級前後級組合! 一周的漫長等待!終於等來了期盼的提貨電話!開車飛奔到貨運部!未見其面!先被嚇了一 跳!"運費3850元"!有沒有搞錯啊!汽運會有這麼貴?!無奈只能交錢收貨!在倉庫終於見 到了他!蒼天呐!八大木箱堆了好大一塊!四位壯漢費了一翻力氣終於將他請到府上!。。。 。。 擺放安置,連接線材這些前期工作我早已駕輕就熟,很快搞定!開機!EVO ONE上兩顆藍 色的"大眼睛"在銀光閃閃的面板承托下緩緩亮起,與之交相呼應,格外動人的EVO TWO上 那一道道內凹的藍色光帶也讓我欣賞有加!整套八件矗立在66000中間,那種陣勢,未聞其聲 就已被他們的氣勢所震撼!好壯觀啊!!給他一點時間先熱熱身!順便將EVO TWO的各項設 置認真調整到位。在此首先要贊一下這套前級EVO TWO的"內涵"!可讓用家自行調整的空 間及內容相當龐大豐富!是我用過的最複雜的一個!加上手生!初次調整就花了有近半個鐘之 久!總算可以開聲了!音源首先選用較有參考價值的MARK! 依然用《Fairy Tales》打頭陣!當RADKA TONEFF的歌聲唱響的那一瞬間!我被驚呆了! 背景寧靜到了真空一樣!寬大的兩只66000消失在無盡的聲場中!RADKA TONEFF的天籟之音 很明顯是從背牆以外的地方傳出!帶著幾許淡淡的悠傷,仿佛看破紅塵般的淡定自若,與之配 合的鋼琴琴聲陰柔起浮!通透中帶著纏綿,表現出極強的音樂感染力,不知不覺中將我這等凡 人帶入了童話故事中的仙境一般,實在讓我不得不臣服!再換「CARMINA BURANA」,judith 的歌聲清晰高吭,在平淡從容中顯露出深厚唱功,隨後合唱團深呼吸運氣齊開腔,樂團齊奏加 入戰團,三角鐵,鋼片琴,定音鼓。。。在浩瀚的樂海中各自綻放光芒,不是誇張,每一粒音 符都聽得清清楚楚!樂團和合唱團的聲音不但能量充沛,而且層次條理清晰,毫不紊亂!解晰 力實在太高了!結尾一段低音大鼓的強勢轟擊把樂曲的爆棚氣勢推向高潮!。。。聽完這曲半 天回過神來再次確定!音源是MARK!。。。MARK能有這般能耐?!!「機遇」中的蔡琴噪音 自然,能量十足,每唱一句由66000中播出,聲音都會輕輕的撫摸著你的肌膚,時而體內也會 有所察覺!鋼琴和大提琴音色都有一種難以言傳的魅力!整個音像就象看MTV一樣栩栩如生! 曆曆在目!。。。。幾首下來!稍適休息!再回味剛才的每一個細節,心裏仍然覺得興奮莫 名!KRELL果然曆害! 接下來該讓LP發揮一下了!看看KRELL與SME搭檔有何等表現。「九月的故事」為其組合 打響第一炮,剛一唱響遍能感受到黃紅英的歌聲比CD時更添神韻,「奈何」中前奏鋼琴那種 清脆鏗鏘和笛子的通透飄逸,已完全顯露出LP的優勢與超卓錄音之功夫!黃紅英清晰絕倫的 嬌美噪音更是令我為之動容,聽的我幾乎忘記了各種HIFI要素,心裏默默的隨著她一起唱了起 來!好是過癮啊!來點狠的!一張柴克夫斯基的頭版「1812序曲」躺在了SME的轉盤上!嘿 嘿!看看KRELL賴以成名的強大驅動力和控制了有何等厲害!樂曲畫面緩緩展來,聲場,定 位,空氣感統統完美的展現在我面前,隨著樂曲的高低起浮,整套系統表現的陰柔並濟,質量 絕佳,到了收尾那段!整個聽音室變成了神聖的教堂!鐘聲,樂團的合奏聲無限制的一次次的 膨脹開來!我也隨之變的緊張起來!終於在第一聲轟天動地的炮聲中完全釋放了出來!。。第 二炮!。。第三炮。。一枚枚炮彈從66000中轟出,一直射向了我家的小區外!氣流象沖擊波 一樣席地而來,一次次的穿透我的五髒六腑!天呐!我完全窒息了!、、、、總算結束了,我 長出一口氣!看看四周,房子還在!回過神來看著66000,這還是66000嗎?她的潛力竟然如此 之大!從未這般過癮啊!66000終於找到知已了!KRELL真的在控制力和驅動力上無敵啊!哈 哈哈!(這次真的要得意的笑足三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進一步試聽,我認為這套KRELL的EVOLITION系列與以往聽過的KRELL其 他系列聲音有很大區別!他力大無比這當然不用多說了,但他巨細無遺的分析力是我未曾預料 到的,不論什麼音樂,都能為你呈現出逼真的畫面。整體音色非但明快甜美,甚至有一絲加了 密度感的BUIMSTER特有的華麗感。聲場寬深感一流,尤其是聲場的寬度!完全達到了穿牆破 壁之勢。全頻段質感表現有血有肉,鏈接的天衣無縫!乃當之無愧的極品也! 當然!世間萬物都沒有十全十美的,KRELL也一樣,首先他在音樂感染力及內涵上有所欠 缺,其次在溫存及感情上需要做更進一步提升。 總之我現在對KRELL和66000的聯手表現很是滿意。要更進一步的讓系統表現更加全面, 最終成為是一套我認為完美的系統是我有生之年的一大人生目標!我會一直走下去的! - #3 [edisonaudio], 12-03-26 21:32近期想為4343 配電分一個 5235 AB類300W推15寸 找個純A推中高 想找一個5235 有沒有師兄弟玩過 願意給些意見啊
-
- #4 [edwardfkw], 12-03-26 22:43咁點解要玩電分????妳聆聽空間大嗎???
- #5 [wlhuen], 12-03-26 22:50If not using crossover, JBL 4315A would be a good choice...! As it is also 全鋼磁, good for listening area < 200 fts.
- #6 [edwardfkw], 12-03-26 22:58JBL4315A 找了很久也沒有, 故買了4343...
其實地方細,點解要用電分才好???
THX~ - #7 [wlhuen], 12-03-26 23:09According to my little knowledge / experience, having good matching equipment to drive 4315A in 1 way could also result in very good 音樂像真感...
There should not b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using crossover and reasonably small listening area..., it is only the matter of better control to the speaker units...!
Any master could share your view and experience in JBL 全鋼磁 speaker systems...? - #8 [edisonaudio], 12-03-26 23:26地方細的 用JBL 同樣出好聲 之前用4318 我用個EL34 推勉機 低音拳拳到肉 聽蔡大姐的渡口 低頻充滿 量感 4425 4343 黑色的單元相比更加深沉, 4315 是個不錯的音箱 外形合適有四分頻 想聽聽師兄們怎麼樣玩過癮! JBL 5235 電分數量較少要找一個也不太容易 然後想找個LUXMAN L570 推中高 加個大力AB 類推低頻 !
- #9 [edisonaudio], 12-03-26 23:32另外講講 4343 的聲底 真實的令人咋舌 任何頻中有些什麼內容都給它一一表達出來,特別聽弦樂 小提琴的高頻泛音 觸手可摸 聽到的不再是揚聲器發出的,完全能感受到 作者想表達的氣息,太真實了 十分感動! 2420 壓縮揚聲器2405超高 果然神奇 !
- #10 [JBJim], 12-03-27 10:11Edison兄,
請問你嘅發燒窩歡迎拜訪交流心得嗎?
而那位劉先生(六萬六加Krell)歡迎家訪嗎?有相post嗎? - #11 [edisonaudio], 12-03-27 12:19轉發劉生的對音樂熱愛,暫借用劉生的圖片,劉生的試音室在蘭州市 如果大家願意的話一同去取取經!
最後修改時間: 2012-03-27 12:23:13 - #12 [edisonaudio], 12-03-27 12:20圖片二
- #13 [edisonaudio], 12-03-27 12:21圖片三
- #14 [edisonaudio], 12-03-27 12:35還有一個組合很迷劃,如有師兄有麥景圖+JBL的組合很希望得到心得分享!
4343 4344 9800 真正的升級版本是DD6600 DD6600 看樣子應該參考4350 5355 為原型設計的 JBL最傳神的鈹金屬振膜留下了給476be+045be,具說鈹是人類至今能找到最輕又最硬能作揚聲器的物料!
(380mm (15") Pulp-cone woofer (1501AL) x 2; 100mm (4") beryllium compression driver (476Be); 25mm (1") beryllium compression driver (045Be-1)
最後修改時間: 2012-03-27 12:37:56 - #15 [edisonaudio], 12-03-27 12:40唯一小小可惜的JBL沒有使用鈷衫磁鐵,由於鈷杉磁鐵產量奇低,一KG的價格嚇人一跳可比黃金。
- #16 [dynaco], 12-03-27 22:34edison 兄,
其實妳用咩機推4343??? - #17 [edisonaudio], 12-03-27 23:52現在用 el34 推勉 力不夠 但聲底潛力感覺巨大 有朋友用MC275 效果較好 我想整部50W 純A試試 但沒找到合適的機器 預算也有限 要不上 7S2 + 9S2
- #18 [wingho], 12-03-28 02:00我也在用4343, 用mcintosh mc240推, 效果不錯, 雖低頻沒有石機控制力好, 但聽人聲卻很好, 希望以後多交流
- #19 [JBJim], 12-03-28 07:10Wingho兄講得好啱!
多交流,多啲聽唔同嘅組合同歌曲.少爭吵.令音響愛好者一片平.發揮其系統優點. - #20 [jp80mc], 12-03-28 13:56Hi edisonaudio
曾有幸聽過三對DD66000在不同場合的表現,本人甚為欣賞劉先生那非常中肯的,從實踐中而寫出了這文章的八步曲.
DD66000玩家 劉先生的總結為:
一、沒有很濃的號角聲,聲音不是很濃密的那種;
二、解析力非常高,每一個細小的音符都很清晰的呈現在面前;
三、拜頭頂那只超高音之勞,聲場營造的非常寬廣,空氣感出奇的棒;
四、高頻算不上甜美那類,完全走真實路線,(剛開聲有一絲生硬 ,略微有點偏亮,至到四五個月後方才完全煲練成熟);
五、中頻密度很高但不會鈍,也不會膩,聽蔡琴之類的人聲足以讓你體內器官產生共振, 那種感覺新開聲就能讓你感覺到!很爽的!
六、低頻快!准!沉!很有彈性,線條清晰,量感不算太多!(很難煲啊!半年後我才知 道!開聲時她最多也就發揮了一半功力!待完全進入狀態後,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七、全頻段銜接的天衣無縫,沒有一點破綻,這與她的分頻設計密不可分!原廠說是三分 頻!在我看來叫二點五分頻更合適!超高音負責20KHz以上頻率,准確的說那只大號角就是中 高音同軸單元,負責20K至700Hz的頻率!(快趕上有些小書架箱的全頻了!)下面兩只十五 寸需要用家自己調整設置!聲場內側的那只要設為700至150Hz的中低至低音,聲場外側的那 只則負責150Hz以下的超低音!所以主要的頻段都由一只大號角和一只十五寸負責,因此我覺 得更象二點五分頻;
八、音染極少,是我聽過最真實的一對揚聲器!現場量超棒!由其聽薩克斯風!那兩只號 角完全就變成了薩號斯號角!太牛了!
若有緣倒想拜訪一下這位高燒友劉先生.
JP - 下一頁 (1 of 18)
- 返回 ...
JBL 的聲音 真實透明 密度奇高 相信同好 較多 於是小弟弟開一個交流會 本一玩過很多音箱 最後入了JBL 黨 jbl系列先後 玩過4312D 4318 4425 4343 等 4312D 4318 很底玩 價格實在有良好的音樂特性是很不錯的音箱 要推好也容易 EL34 100W 8歐 石機就可以了,試過用馬記 PM14SA 質感一流,現升級為4343 鈷杉磁鐵單元 音樂像真感達到前所沒有的感覺 實在有意思 特別發一貼 召集同好們 探討經典齊齊聽靚歌賞音樂 edison